24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,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,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。由于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社会,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,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,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进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“二十四节气”,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。
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,中国正统的二十四节气以河南为本,而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,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,并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,因此加入二十四节气能较好的反映出太阳运行的周期。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,指导农事活动,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。
远在春秋时代,古人就定出仲春、仲夏、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。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,到秦汉年间,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。公元前104年,由西汉的邓平等制定的《太初历》,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,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。
太阳从黄经零度起,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“一个节气”。每年运行360度,共经历24个节气,每月2个。其中,每月第一个节气为“节气”,即:立春、惊蛰、清明、立夏、芒种、小暑、立秋、白露、寒露、立冬、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;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“中气”,即:雨水、春分、谷雨、小满、夏至、大暑、处暑、秋分、霜降、小雪、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。“节气” 和“中气”交替出现,各历时15天,现在人们已经把“节气”(即“节”)和“中气”(即“气”)统称为“节气”。由于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(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)上的位置来划分,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,上半年在6日、21日,下半年在8日、23日,前后相差1~2天。
2006年5月20日,“二十四节气”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2014年4月中国文化部正式启动将“二十四节气”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“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”的申报工作。
为便于记忆,我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歌谣从古就有,现今流传最广的当属薛琴访教授编撰的一首《二十四节气歌》即:“
春雨惊春清谷天,
夏满芒夏暑相连,
秋处露秋寒霜降,
冬雪雪冬小大寒。
每月两节不变更,
最多相差一两天。
上半年来六、廿一,
下半年来八、廿三。
”
这首流传最广的二十四节气歌,任一本《新华字典》都能在末尾的附表中看到。
节气歌释义:
前四句,每句包含六个节气,春夏秋冬。每一句取六个节气的其中一字而成。二十四节气名都是两个字,记住了节气歌,二十四节气名便记住了一半,即:
春季:立春、雨水、惊蛰、春分、清明、谷雨;
夏季:立夏、小满、芒种、夏至、大暑、小暑;
秋季:立秋、处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;
冬季: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、冬至、小寒、大寒。
“每月两节不变更”,指的是二十四节气平均分布在一年的十二个月里,每月两个,不多不少。
“上半年来六、廿一,下半年来八、廿三”指的是节气的日期在(公历)上半年是每月6号和21号,在(公历)下半年是每月8号和23号。